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
社会工作压力的剧增
我国便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
已成为影响现代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
最常见的病症之一
长期的便秘
更是会间接威胁生命安全
如果您也受到同样的困扰
不妨来一起了解一下
中医对便秘的解法
一、中医对便秘的认识
“便秘”首见于清代沈金鏊所著《杂病源流犀烛》,并沿用至今,是指排便次数减少(每周排便<3次),粪便干硬难下,或粪质不干但排便困难。中医学认为,便秘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,造成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,粪质干燥或坚硬,因而艰涩难下。其与脾、胃、肝、肺、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。
二、便秘的危害
三、便秘影响因素的中医角度分析
1.饮食不节,饮酒过多,过食辛辣肥甘厚味,导致肠胃积热,大便干结;或恣食生冷,致阴寒凝滞,肠胃传导失司,造成便秘。
2.情志失调,忧愁思虑过度,或久坐少动,每致气机郁滞,不能宣达,于是通降失常,传导失职,糟粘内停,不得下行,而致大便不畅。
3.年老体虚,素体虚弱,或病后、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,阴阳气血亏虚,阳气虚则温煦传送无力,阴血虚则润泽荣养不足,皆可导致大便不通。
4.长期服用苦寒泻下药物,如大黄、番泻叶等,则耗伤阳气,肠道失于温煦。
四、便秘常见证型
1.热秘: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,腹胀腹痛,面红身热,口干口臭,心烦不安,多汗,时欲饮冷,小便短赤。
2.气秘: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不甚,但肠鸣音较重、排气多、大便解时费力、便后不爽,可伴有嗳气、上腹部胀痛。
3.冷秘: 主要表现为大便艰涩、腹痛伴抽掣感、腹胀、手足冷、打嗝或恶心。
4.气虚秘:主要表现为大便不干,虽有便意,却知厕努挣乏力,排便困难,汗出气短,便后乏力,面白神疲,懒言少动。
5.血虚秘: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、面色无华、皮肤干、头晕、心悸、唇舌色淡。
6.阴虚秘: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硬,状如羊屎,体形消瘦,头晕耳鸣,两颧红赤,心烦失眠,潮热盗汗,腰膝酸软。
7.阳虚秘:主要表现为大便干或不干,排便困难,小便清长,面色淡白,手足不温,或腹中冷痛,喜热怕冷,腰膝冷痛。
五、中医养生便秘的自我调护
1.生活起居护理;排便环境舒适,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,采取最佳的排便姿势,保持肛周皮肤清洁。鼓励患者适量运动,避免久坐少动。
2. 饮食护理:饮食宜清淡,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,多饮水,常服蜂蜜、牛乳、麻油,忌食辛辣、煎炸之品,禁烟酒。
3.情志护理:便秘患者常有焦虑、烦躁心理,要多给予心理疏导,消除疑虑,保持乐观情绪,积极配合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娱乐方式,也可通过练八段锦、金刚经等方式调节身心。
4.用药护理;遵医嘱用通便药物时,便通即止,不可滥用泻药。中药汤剂一般温服,服药后应注意观察大便次数、性状和量。
5.对症护理:
(1)耳穴压豆:选取穴位—主穴:直肠、大肠、角窝中(便秘点)、腹、皮质下(消化系统皮质下)。实秘:胃、配肺、三焦;虚秘:配脾、肾、肺。
(2)穴位贴敷:神阙穴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最常用穴位之一。
(3)穴位按摩: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,促进胃肠蠕动,缓解便秘症状。可以点按支沟穴、天枢穴、足三里穴等。每天揉按2-3次,每穴每次1-2分钟。
(4)推拿疗法:双手相叠逆时针按摩全腹,按摩时紧贴皮肤,力度由轻到重,由重到轻。多选取大肠经及肺经的穴位,配中脘、神阙、关元、气海、天枢等常用穴。
(5)火龙罐、热敏灸:辩证取穴,手持火龙罐或热敏灸艾条在腧穴所在位置或附近施灸,刺激经络穴位,有效调节肠道功能。
中医诊疗护理便秘注重整体调理,通过辨证施治,使用中药、针灸、推拿等手段恢复脏腑功能,调整气血平衡,不仅解决便秘症状,还能增强体质,改善整体健康状况,且中医特色疗法,历史悠久,疗效确切,操作方便,价格低廉,适合长期调养。以上请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。
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便秘的困扰,不妨致电我院疼痛康复科(中医康复科),联系电话:0757-86890115,或前往我院康复门诊进行相关咨询。